目 錄
我想,人生總是在不斷的學習,就算是進入了大學,也是一樣,不同的是少了升學的壓力,少了一些繁瑣的規定,也多了一些空閒的時間來吸收一些課外的,或是實用性的知識,,上大學,並不表示就可以從此把書本丟的遠遠的,相反的,我也希望在大學中,能夠在我所專攻的科目上能有所成就,而並不只是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,像是為了文憑之類的東西,才進大學的。一方面,是我對於這方面有興趣,另一方面,我也不想白白浪費掉這些能在壓力較小的環境下學習的機會。
至於為什麼想要上資訊工程系咧,興趣吧。從小時候就開始學電腦,也算是一種緣分吧,因為小學的時候,剛好就有電腦課,那時候就順便跟老爸要了一台電腦來用用,想不到就這樣玩出了興趣來了,而且,在現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上,科學絕對是不停往前發展的,而資訊更是近代以來迅速發展的科技之一,尤其是資訊,更是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在進步,想當初8088的時代,一台電腦都要上幾十萬,還有我國小的時候,大部分的人都是用沒有硬碟的主機,更不用說彩色螢幕了,一台電腦的往往都是綠色或是黃色的字,這種電腦,可能很少人碰過吧,更不用說看過主機板插著滿滿的,但一條卻不到幾分之一MB記憶體了,想不到,在短短的幾年裡,已經從8088、80286的時代,到今日的pentium Ⅱ、pentium Ⅲ了,真的是只能說是一轉眼間的事情,或許,人類的未來,就是依存在以科技、科學和資訊的基礎下進步的吧。
我想,進大學之後,如果真的能夠考上資訊工程學系,我在大一的這段期間內,我會先把硬體的結構放在第一位學習吧,因為不管是怎麼樣的軟體,都必須倚賴強大的硬體才能夠完全發揮出他的功用,而我覺得,硬體也是電腦最重要的部分,今天我們就算有一套功能強大的OS,如果沒有運算速度快的CPU,或是有足夠資源的MODEL,跑起來也會像我們高中的電腦一樣慢吞吞的…….。而且在資訊發達的今天,如果只懂得玩電腦,而電腦壞了卻不會修,豈不是笑掉大別人的大牙,而電腦損壞的原因,也有相當的機率事發生在硬體上,我現在是比較了解了,不過在以前,我連電腦的外殼都沒拆過,電腦壞掉也不知道毛病是出在哪裡,每次都要請電腦公司或是表哥來修,也實在挺麻煩的。不懂硬體,其實跟不懂電腦差不多,雖然說軟體也是電腦運轉的關鍵,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,就算我們把一套軟體運用的再熟練,過了幾個月又出了新的版本,或是又有更強大機能的另外一套軟體出現,一切又都要重頭來過,雖說不一定是從零開始,不過以前所累積的經驗也不一定能夠幫上我們多少忙,相反的,硬體就是硬體,雖然硬體的變遷可能比軟體還迅速,不過螢幕就是螢幕 MODEL就是 MODEL、光碟機就是光碟機,總不會過了幾個月規格就全部換了吧,就算是新的RAM、新的CPU,也只是功能上的加強,改變的部分也不會太多。所以,我想在大一的時候先把硬體搞懂,再來學比較複雜的東西,可能會比較容易吧….一方面電腦壞掉也比較能夠自己處理,自己調整。
另外,我大概會先用個幾天的時間逛逛校園,先把學校了解一下,看看有哪些實驗室啦、圖書館裡面有哪些書啦、哪裡有賣東西吃…。了解自己的學校也是滿重要的…..。
升上了大二,我想我會往語言和軟體的方面進行吧,把英文學好是很重要的事情,特別是對學資訊的,英文的重要性當然是不用講,我想我會多利用一些時間,多看點課外的英文書籍,或是上一些外國的網站,總之,把英文學通,不管是跟別人溝通也好,或是看一些原文書也好,都比較方便吧。曾經有幾次跟外國人用英文交談的經驗,我才發現英文根本不是只靠教科書就可以學的好的東西,有一句英文叫做practice makes perfect,就是說要多練習,熟能生巧,勤能補拙,多練習就能多增進自己的實力。
再來就是軟體的部分了,也就是多熟悉一些軟體吧,多接觸一些應用程式,熟悉他們的操縱方法。
我想,讀資工的,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寫程式了,在大三這一年,我會多往這個方向去學習,去學習一些比較低階的語言,畢竟資訊這一科,如果不會寫程式的話,就沒有程度,就我個人的觀點看來,在國小、國中、高中…根本就沒有什麼電腦強不強的,只有對電腦熟不熟悉的問題而已,因為我們都不會寫程式,就算是所謂再強的人,也只是很熟悉WINDOWS這些OS或是INTERNET的人罷了。而我的目標也是自己寫一套程式,可能是Game或是其他的應用程式吧,現在還沒有比較明確的目標,不過我想,寫程式,真的就是資工的重點了。而軟體跟硬體結合的應用,我也不清楚,所以我希望在這一年裡面,能夠把這個部分搞好,在畢業之前,能夠寫出一套能拿出來給別人看的程式。
終於到了最後一年了,在這一年裡,我比較想學的部分是有關周邊的應用,以及一些虛擬實境的技術,所以我會做一些圖形介面方面的學習吧,我覺得這一部分也是滿能夠吸引我的部分吧。程式本來就是要運用周邊的硬體才能夠發揮他的效用,不管我們是要寫一套應用程式,或是一套遊戲,都需要配合周邊,我們為了要有聲音,所以要學會控制音效卡,為了要有漂亮的視覺效果,所以要學習畫動畫,反正,學習應用這些東西,才能夠寫出更多元,更有用的程式出來。
在最後這一年,把大學四年所學的的能夠加以應用,寫一套程式出來,這也就完成了我許多理想之中的一個。
有人說,讀書是最幸福的事情,也許吧,在我讀國小的時候,我並不這樣認為,在我讀國中的時候,我更不這樣認為,而現在,身為一個高中生,我更是否定這一句話,但我現在能肯定,在讀國小的那一段日子裡,絕對是無憂無慮的一段日子,為什麼呢?那是因為跟現在的課業比較起來,國小真的是太輕鬆了。但我覺得,讀大學,絕對是人生中最充實的一段日子,能夠在沒有升學壓力的環境下,學習自己有興趣的、有專長的事物,能夠在自己所鑽研的領域中發展,沒有上級和薪水的壓迫,更沒有聯考的壓力,不需要去面對社會上的一些醜惡,更不用為了幾張鈔票去汲汲營營。我想,如果我有幸能夠在我所喜歡的大學、我所期盼的科系中唸書,我絕對會好好的把握這種難得的機會。好好的過完這四年,人生是不能重來的,更不是拿來浪費的。
至於大學畢業以後要做什麼咧…我可能不會再繼續進修了吧,出去找個自己喜歡的,有興趣的工作,好好的發揮自己的所學與專長。或許書讀的愈多,也就愈有氣質或是知識吧,但老實說我並不認為只有在學校才能學到有用的東西。社會也算是一間學校,也隱藏了許許多多的知識,所以我並不覺得離開學校就是終止我的學習之路,我認為,在十幾年的教科書教育下,我們也應該在看看外面的世界,學習一些人際的處理和學習應變處理事物的態度,這也是很重要的學習。當然,把所學貢獻社會也是很重要的,我會盡量盡我一己之力,做我能力範圍所及的事情,貢獻我雖然不是很大的力量,去改善這個社會,慢慢地把社會推向進步。
[ 返回上一頁 ]